关于我们

新闻动态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

【 字体:

2025全民健身日:全民参与,科学运动新风尚:2025年8月8日,我们迎来了第17个“全民健身日”。今年的主题为“全民全运,全运惠民”,全国上下以一场场热辣滚烫的体育盛宴,诠释着“运动即生活”的理念。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02.jpg



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,一场涵盖民俗表演、武术展演、数字赛事的全民健身嘉年华拉开帷幕。威风锣鼓、八极拳、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与5000米大众达标赛、数字骑行大赛等新兴运动同台竞技,展现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。国家队开放日活动中,青少年通过体验智能健身器材、参与科学健身指导,感受运动的魅力。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04.jpg



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,运动处方正成为科学健身的“升级版”。它不仅是健身指南,更是一份针对个体健康状况的“医疗方案”。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06.jpg

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根据医学检查(如心肺功能测试、肌力评估等)制定,明确运动类型、强度、时间、频率及注意事项,旨在通过科学运动改善健康问题,尤其适用于术后康复、慢性病管理、代谢综合征等人群。
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08.jpg

个体化:根据年龄、体质、疾病类型定制。例如,心梗术后患者需从低强度步行开始,逐步过渡到慢跑;糖尿病患者需避开药物高峰期运动,避免低血糖。

 安全性:以“无症状”为底线,运动中若出现胸痛、头晕等不适,需立即停止并就医。 渐进性:每1-2周评估调整,逐步增加强度。如抗阻训练从30%1-RM(最大重复重量)开始,逐步提升至80%。

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10.jpg

术后康复:针对心梗支架术后、关节置换术后等需要恢复功能的人群,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(如步行、水中运动)逐步提升心肺耐力与肌肉力量,配合呼吸训练促进循环系统适应。

 慢性病管理:适用于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人群,通过中等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结合抗阻训练(如弹力带练习),辅助调节血糖、血脂水平,改善血管弹性。

 体态纠正:针对长期伏案工作、运动模式错误导致的肌肉失衡(如颈肩僵硬、腰椎劳损),通过针对性拉伸(如胸大肌放松、背部肌群激活)与核心稳定性训练(如平板支撑、死虫式),重建正确动作模式,缓解疼痛并预防损伤。

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12.jpg

有氧运动:步行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提升心肺功能,建议每周3-5次,每次30-60分钟。

抗阻运动:哑铃、弹力带训练,增强肌肉力量,每周2-3次,每次8-10个肌群。

柔韧性训练:瑜伽、拉伸运动,改善关节活动度,建议每日进行。



2025全民健身日:动起来,让健康成为生活的“处方”_14.jpg

2025年的全民健身日,不仅是一场主题活动,更是一次健康理念的升级。从“动起来”到“科学动”,从“全民参与”到“精准康复”,运动正成为连接健身与医疗的桥梁。